Josiah01 发表于 2024-8-21 15:03:18

天文学家探索类星体1604+159的特性

中国天文学家对 1604+159 类星体进行了多频率偏振观测。观测活动的结果于8 月 13 日发表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进一步揭示了该类星体的性质,包括其形态和磁场。
类星体,或称准恒星天体 (QSO) 是亮度非常高的活跃星系核(AGN),发射可在无线电、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 X 射线波长中观测到的电磁辐射。
它们是已知宇宙中最明亮、最遥远的物体之一,是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众多研究的基本工具。例如,类星体已被用来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再电离时代。它们还提高了我们对超大质量黑洞和星系间介质动力学的理解。
1604+159 的红移约为 0.5,是一个低光谱峰值 (LSP) 类星体,线性尺度为 19,750 光年/角秒。先前的观测发现,它具有平坦的射电光谱和较低的射电变化性。
为了进一步了解1604+159的特性,中国上海天文台胡旭志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利用美国甚长基线阵列 (VLBA) 和甚大阵列 (VLA) 对该类星体进行了观测。
研究人员解释说:“这项工作包含一次使用甚长基线阵列的观测和三次使用甚大阵列的观测,全部采用双极化模式。”
观测显示,1604+159 有多个叶瓣和凸起,它们共同形成一个茧形。此外,图像显示核心周围有多个凸起,喷流和热点朝向类星体的边缘。探测到的最大结构达到约 50 角秒。
根据论文,1604+159 有一个从喷流基部延伸到外部喷流区域的全局螺旋磁场。螺旋磁场在喷流静止框架中具有较大的固有俯仰角,约为 80 度。
研究检测到 1604+159 核心的极化。这种极化似乎与结构边缘垂直。然而,分数极化相对较高——约为 60%。这比核心高出约 15%。
观测发现,该类星体的喷流一般以平行结构传播,并伴有数处轻微弯曲。在弯曲过程中,喷流的偏振强度较大,且向弯曲边缘的偏振分数较高。
论文作者总结称,结果表明它可能处于茧膨胀阶段。因此,膨胀过程中形成的冲击波会加热星际介质,从而促进喷流驱动的 AGN 反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文学家探索类星体1604+159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