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iah02 发表于 2024-8-23 10:32:49

尽管美国在人工智能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仍在努力利用人工智能

在全球技术竞争的舞台上,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雄心引人注目——不仅因为其规模,还因为其独特的战略方针。
2017 年,中国共产党宣布其目标是到 2030 年超越美国,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者。然而,该计划并不是为了开拓新技术,而是为了战略性地改造现有技术,以服务于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目标。
尽管中国和美国都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但两国的做法却大相径庭。美国传统上在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机构以及谷歌和微软等科技巨头推动着机器学习领域的突破。这种以创新为先的做法与中国专注于为特定国家目标而改造和应用现有技术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主要由学术机构、私营公司和政府机构组成的去中心化网络推动,这些机构往往利益冲突,侧重于商业应用。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工智能战略更加集中和国家主导,重点明确地支持社会控制和经济规划等政府举措。
人工智能用于意识形态控制
中国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在于努力将技术嵌入政府的意识形态控制机制。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顶尖大学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的“学犀”聊天机器人。与旨在促进开放式对话的西方人工智能模型不同,“学犀”部分接受了“习近平思想”的训练,目的是向用户(最初可能是政府中的党员)灌输共产党的意识形态。
中国的大型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在一个方面比ChatGPT之类的聊天机器人领先了一步:政治审查。
这不仅仅是一项单独的举措,而是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人工智能驱动的监控系统,如中国新疆地区部署的面部识别技术,使政府能够对该地区少数穆斯林维吾尔族人口进行严格控制。
这些技术并非开创性的。它们建立在现有创新的基础上,但经过精心调整,以服务于共产党维持社会秩序和防止异见的努力。中国的人工智能实力不是来自创造最新技术,而是来自以符合其意识形态要求的方式掌握和部署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用于经济控制
中国的人工智能战略也与其经济雄心紧密相连。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共产党将技术视为帮助中国摆脱经济放缓的重要工具。这在制造业和物流业等行业尤为明显,这些行业使用人工智能来提高效率并保持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优势。例如,在线零售巨头阿里巴巴等公司已经开发了人工智能驱动的物流平台,以优化配送路线和管理仓库运营,确保中国仍然是世界工厂。
此外,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对公民的公民行为和金融行为进行评级,这是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人工智能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这个系统旨在大规模监控和影响公民行为。尽管人工智能尚未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全面实施,但它正被整合起来,用于实时跟踪和分析大量数据,例如金融交易、在线互动和社会关系。
然后,这些数据被用来评分,这些评分会影响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贷款审批到旅行许可。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系统,我相信,它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国家控制,确保社会合规,优先考虑政府监督而不是个人自主权。
战略出口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正在出口人工智能技术以扩大其影响力,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华为和中兴等中国科技巨头正在向非洲、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政府提供人工智能监控系统。这些系统通常被称为改善公共安全的工具,是中国出口治理模式的更大战略的一部分。
例如,在津巴布韦,中国公司以打击犯罪为名,帮助该国实施了全国范围的面部识别系统。津巴布韦的政治活动家担心,该技术正被用来监视政治对手和活动家,就像中国一样。通过出口与国家控制紧密结合的人工智能技术,中国不仅扩大了市场份额,而且还在推广其威权模式,将其作为西方民主的可行替代方案。
人工智能助力战略军事优势
中国的军事野心也与其人工智能战略紧密相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大力投资人工智能驱动的自主系统,包括无人机和机器人平台。这些技术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中国正在调整它们以满足其战略需求。
中国正在开发人工智能系统,以支持其在南海的海军行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十分紧张。中国正在部署自主潜艇和无人侦察机,以监视并可能扰乱该地区的外国军事活动。人工智能在军事应用中的战略性使用凸显了中国专注于利用现有技术实现特定的地缘政治目标,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寻求创新。
中国和美国正在竞相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军用无人机。
计算策略
中国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适应和应用策略,而不是单纯的创新。通过掌握现有技术的使用方法并将其与国家目标相结合,中国不仅加强了国内控制,而且还重塑了全球权力格局。
无论是通过意识形态灌输、经济控制、战略出口还是军事进步,中国的人工智能战略都有力地提醒我们,在技术领域,工具的使用方式与工具本身一样具有变革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尽管美国在人工智能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仍在努力利用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