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回复: 0

月球上发现的洞穴为人类定居提供了新的机会

[复制链接]

649

主题

0

回帖

1298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298
发表于 2024-7-29 16: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归属地:亚太地区
  阿波罗 11 号发射(人类首次登陆月球的飞行任务)近 55 年后,科学家们在宇航员着陆点附近发现了大型洞穴系统的证据。
  利用美国宇航局月球勘测轨道器于 2010 年拍摄的雷达图像,研究人员能够确定,月球图像中发现的巨大坑洞实际上可能是月球表面之下大型洞穴和隧道的“天窗”。
  对于希望在月球上定居的未来宇航员来说,这些可能非常有价值,可以作为月球基地的便捷庇护所。
  洞穴可通过已研究透彻的静海( Mare Tranquillitatis )中的一个坑道进入。静海是一个主要由玄武岩构成的大型盆地。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于 1969 年 7 月 20 日在此地区着陆。
  尽管静海不太可能成为人类在月球上尝试定居的第一个地方,但一个洞穴的存在使得其他洞穴的存在非常可能,因此科学家现在预计在更适合人类定居的地点还会有其他洞穴。
  静海并不是科学家建立人类基地的首选,因为它不具备生存所需的其他重要要素之一。月球赤道上没有冰,因此宇航员无法轻松获得饮用水、制造氧气和分解成火箭燃料的水。这使得赤道非常适合登陆和参观,但却不适合建立营地。
  不过,月球两极很可能存在冰,因为阴凉处可以保护冰免受太阳的强烈射线照射。因此,月球两极是我们在月球上定居的首选,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我们需要携带的水量。
  这里研究的这个洞口被简单地称为静海坑,它是月球表面已知的约 200 个洞口之一。它于 2010 年首次被拍摄到,当时人们怀疑它是一个通向洞穴或隧道系统的坑,但直到现在我们才证实这一点。
  在《自然天文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的莱昂纳多·卡雷尔和同事报告了证据,证明这个坑确实通向下面的一个洞穴,甚至可能通向一个更大的隧道和管道系统。静海坑宽约 100 米(330 英尺),陡峭的墙壁向下延伸 130 至 170 米,是已知的最深的月球坑。
  通过重新分析雷达数据并使用计算机模拟重建这些坑洞,科学家们能够确定,反射回卫星的雷达信号的一部分来自一条至少数十米长的地下洞穴管道。这表明静海坑洞通向月球表面下方的一个可进入的洞穴。
  令人兴奋的前景
  这一发现令人兴奋不已,尤其是因为它是未来月球避难所和基地的潜在地点。洞穴系统不仅能提供天然的庇护所,抵御有害的宇宙射线,还能提供稳定的温度。
  由于缺乏大气层来保持热量,月球表面温度在数周内波动很大。在月球白天,阳光下温度可高达 121°C (250°F),而夜幕降临后则骤降至 -133°C (-208°F)。地下洞穴系统的阴凉处有望将温度调节得更加稳定,使在其中建造避难所变得更加容易。
  同样,由于月球缺乏大气保护,小型小行星经常会撞上月球。找到一个足够坚固的避难所来抵御撞击非常重要。洞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完美方案。
  虽然拥有一个可以避难的洞穴可能会减少我们需要带到月球定居并长期居住的材料数量,但仍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
  例如,坑壁陡峭,高 100 多米,这意味着未来的探险者需要找到一种安全的方法下降到洞穴中,并在探索地面时上升。
  这可能是梯子的形式,或者更复杂的系统,类似于喷气背包。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月球重力较低,这意味着这个问题没有地球上那么严重。在我们搬进去之前,还需要评估洞穴的结构完整性。
  研究还显示,地下系统可能长 30 至 80 米(98 至 262 英尺),宽约 45 米(148 英尺)。这样就足够容纳几座“月球房屋”。地面也足够平坦,无需进行任何重大工程或准备即可建造房屋。
  月球洞穴最有可能的形成原因是它们是古老的熔岩管。这些隧道是在数百万年前月球火山活动仍活跃时形成的。流动的熔岩可以形成连续而坚硬的外壳,在仍在流动的熔岩流上方形成屋顶。一旦熔岩停止流动,就会出现空洞。
  比静海洞穴更好的是,在月球两极附近发现其他类似的建筑。这样,宇航员就可以拥有最好的一切——一个可以抵御月球恶劣条件的庇护所,以及获取月球两极阴影陨石坑中的水冰。这将是一个减少长期在月球定居的成本和难度的绝佳机会。
  我们可以从太空中发现它们,这也使我们能够规划利用这些天然庇护所的任务。这可能意味着未来的宇航员将生活在月球上火山形成的洞穴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NewCET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8:26 , Processed in 0.02546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NewCET 1.0

Copyright © 2012-2024, NewC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